燃油车作为传统动力的代表,长期以来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发展历程与人类工业文明的进步紧密相连,从早期的蒸汽机汽车到内燃机汽车的普及,燃油车技术不断成熟,产业链日益完善。然而,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燃油车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型压力。
一、发展历程
燃油车行业拥有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五个关键阶段:
诞生与定型阶段(1886-1910 年):1885 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出三轮汽油机动车,1886 年戴姆勒推出四轮汽油车,奠定燃油车基本雏形。此阶段奔驰、福特等车企相继成立,欧洲成为产业中心,手工装配为主,转向盘、充气轮胎等关键设备陆续问世。
标准化生产阶段(1911-1946 年):福特流水线生产模式推动行业规模化发展,世界产业中心转向美国。承载式车身、独立悬架等技术出现,车型从箱形向甲壳虫形演变,通用、丰田等车企崛起。
多样化发展阶段(1947-1972 年):产业中心回归欧洲,车型向高速、舒适升级,船形车身成为主流,楔形车身出现。铝合金、塑料零件开始应用,三点式安全带、ABS 等安全技术逐步普及。
环保与电子化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 - 21 世纪初):石油危机推动技术向环保、节能转型,日本成为第三大产业中心。电子控制燃油喷射、三元催化剂、ESP 等技术广泛应用,排放控制与安全性持续提升。
转型调整阶段(21 世纪以来):新能源汽车兴起对燃油车形成冲击,但行业通过混动技术、高效内燃机等持续升级,同时面临全球环保政策收紧带来的结构性调整。
政策环境
政策对燃油车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2025年,中央财政下达30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其中汽车领域补贴直接带动市场复苏。报废老旧燃油车购置新车可享最高1.5万元补贴,地方政策如四川对燃油车置换补贴达1万元,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然而,长期来看,政策对燃油车的约束也在加强。例如,“国七”排放标准实施后,传统燃油车技术成本将飙升30%,而欧盟“禁燃令”将碳排放门槛压至50g/km,现有技术难以满足。

二、行业现状
市场规模与份额动态
根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燃油车市场展现出一定韧性,全年产销量虽较2023年有所下滑,但整体规模仍超147亿元,同比增长6%。然而,市场份额持续收缩,从2023年的60%以上降至约53%。进入2025年,燃油车市场出现企稳迹象,1-8月国内传统燃料汽车销量874.7万辆,同比仅降0.3%,8月单月销量达90.2万辆,同比增长13.5%,实现连续三个月正增长。尽管如此,新能源车渗透率在2024年下半年连续5个月突破50%,2025年9月更是突破60%,标志着新能源车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燃油车市场份额面临持续挤压。
竞争格局
燃油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合资品牌如日产轩逸、大众朗逸等经典车型仍占据销量榜前列,2025年9月轩逸以33404辆的销量卫冕燃油车市场冠军;另一方面,自主品牌通过技术升级和性价比优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如吉利博越L、红旗H5等车型跻身销量前列。此外,豪华车市场也表现出逆势增长态势,奥迪A6L、奔驰E级等车型单月销量突破万辆,显示出高端燃油车市场的稳定需求。
技术发展
燃油车技术正经历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双重变革。一方面,燃油车通过搭载8155芯片、智能车机等配置,提升了智能化水平,如吉利博越L实现四音区语音交互和23种方言识别;另一方面,混动技术成为燃油车过渡期的重要方向,丰田THS、比亚迪DM-i等系统通过智能化升级,将油耗降至3L/100km以下,满足了政策与市场需求。此外,合成燃料和氢内燃机等新技术也为燃油车续命提供了可能,但商业化尚需时间。
(XYZResearch),系国内领先的行业和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并荣膺CCTV中视购物官方合作品牌。公司秉持助力企业实现商业决策高效化的核心宗旨,依托十年行业积累,深度整合企业研究、行业研究、数据定制、消费者调研、市场动态监测等多维度服务模块,同时组建由业内资深专家构成的专家库,打造一站式研究服务体系。研精毕智咨询凭借先进方法论、丰富的案例与数据,精准把脉市场趋势,为企业提供权威的市场洞察及战略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