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能够产出近200份定制化报告以及上千份细分市场调研报告。公司构建了涵盖8000万以上的海外样本、30万以上的权威专家信息以及3600万以上的国内电话样本与企业样本,为各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
行业定义
智能眼镜是一种融合了光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种前沿科技的可穿戴设备,它以传统眼镜的形态为载体,通过集成各类智能硬件与软件系统,实现信息交互、功能扩展等智能化应用,具备使用简便,体积较小等特点。
行业分类
目前 AI 智能眼镜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无摄像头智能眼镜,主要指集成了音频、无线通讯等模块,主打 AI 语音交互、音乐、通话等功能;二是带摄像头智能眼镜,可进一步提供图像拍摄能力,同时根据 AI 软件算法可实现图像识别等功能;三是带显示屏智能眼镜(AI+AR 智能眼镜),主要集成了 AR 光学显示技术,可以实时输出显示画面,能够配合摄像头模块进行手势交互等识别功能。
产业链结构
智能眼镜产业链的上游为眼镜零部件以及关键元器件。零部件涵盖镜片、镜架等,关键元器件则包括芯片、传感器、存储、显示模组、光学模组、结构件等。中游为系统集成以及终端制造,涵盖 ODM/OEM 代工厂商与品牌厂商。下游主要为不同智能眼镜的销售渠道以及应用场景。销售渠道包括线下的宝岛眼镜、博士眼镜等眼镜连锁店,以及线上的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应用场景广泛,涵盖商业场景和个人场景。
市场规模
根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到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 1280 万台,同比增长 26%。2024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 40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全球 AI 智能眼镜的出货量有望达到 8000 万部,市场渗透率将提升至约 4.3%。从市场规模来看,2025 - 2030 年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将以较高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全球出货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智能眼镜出货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 AI 眼镜出货量将达到 1280 万台,同比增长 26%。其中,不具备显示功能的音频眼镜及音频拍摄眼镜预计出货 547 万台,同比增长 101.9% ,智能眼镜无疑将为科技行业带来新增长。
竞争格局
根据市场调研分析,在企业竞争方面,传统手机厂商、互联网大厂、AR/VR厂商、AI眼镜创企和跨界企业等多方势力云集,加速合作与布局。华为、Rokid、百度、雷鸟创新、谷歌、Meta、阿里巴巴等国际国内品牌纷纷加大在智能眼镜领域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这些企业不仅在硬件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还在生态构建、场景应用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各行业及消费者对智能眼镜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工业领域,智能眼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为错误,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在医疗领域,智能眼镜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远程诊断等,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了医疗行业对智能化设备的需求。
消费者对智能穿戴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智能眼镜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设备,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满足了人们对便捷、高效生活的追求。在旅游、运动、娱乐等场景中,智能眼镜可以为用户提供导航、拍照、观影等功能,提升了用户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