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市场现状
根据市场调研发现2023前三季度中国造船完工量为307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6%,新接订单量57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6.7%,手持订单量1339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6%。2023年前三季度完工船舶产品中散货船船占比最高为51%,其次是集装箱船占32.9%。
二、中国海工装备企业经营情况
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1~9月,48家重点监测造船企业造船完工29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承接新船订单53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2.3%。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79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6.2%。
截止到2023年前三季度,48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262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承接出口船订单5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4.7%;9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223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1.7%。出口船舶分别占重点造船企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8.5%、96%和95.6%。
74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70.8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船舶制造产值1591.6亿元,同比增长42.9%;船舶配套产值316.1亿元,同比增长19%;船舶修理产值198.9亿元,同比增长16.6%。
三、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已形成三层级梯队式竞争格局,欧美垄断了海工装备研发设计和关键设备制造;亚洲国家主导装备制造领域,韩国和新加坡在高端海工装备模块建造与总装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中国和阿联酋等主要从事浅水装备建造、开始向深海装备进军。
在我国企业竞争格局方面,我国海工装备领域主要企业分别为中远海运集团、中船集团、中船重工、中集集团、招商局集团和中交建集团。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营收较高的企业主要有中集集团、中天科技、中国重工、中国船舶、海油工程,2023年1-6中集集团营收达6057万元,中天科技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01.43 亿元,同比增长0.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54 亿元,同比增长 7.15%,中国重工23年上半年营收为168万元。
四、区域竞争格局分析
从产业基础来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这些区域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数量较多,且具有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其中,河北省、山东省和浙江省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企业数量占全国比重较大。
从市场需求来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领域,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因此这些区域的市场需求也相对较大。
从政策环境来看,国家对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如《中国制造2025》等,以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规划。
五、未来展望
随着国内油气消费量的持续增长,国内油气资源开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需求的增加,中国海洋装备进出口规模也将保持稳定增长。未来,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此外,行业还将积极推进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提升服务能力和价值。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