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方支付是一种可以通过与银联或者网联对接促成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在我国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持续发展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增长,在北京研精毕智的市场研究报告中,其公开数据显示在2021年国内第三方支付对经济渗透率达到75%以上,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第三方支付行业覆盖率最高的国家,因此研究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1、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量不断上升
从行业整体上来看,近几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根据研精毕智的市场分析数据,在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量约为8281亿笔,较上年同比增长了约14.9%,到2021年增长至10293亿笔左右,市场增速达到约20%以上。
从市场交易金额方面来看,由2016年的99万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356万亿元左右,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6%以上。
2、消费类市场交易占比稳步增长
在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市场结构方面,随着线下二维码支付的出现,带动了消费类市场交易占比稳步增长,在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结构中,移动消费类市场占比约为24.6%,转账类市场占比约为75.4%,个人应用和移动金融类市场占比呈现下降的趋势,预计第三方支付市场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支付宝、财付通占据市场领头地位
在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交易规模的市场份额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其市场占有率达到56.2%和31.6%,行业内的竞争程度激烈,壹钱包和快钱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51%和0.39%,其他应用占比约为10.3%。
4、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需求带动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主要包括C端用户及B端中小微企业,据研精毕智调研,在202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3215.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了约41%,随着中小微企业对线上和线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对数字化升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带动了第三方支付产业快速发展。
5、政策赋能、加强行业规范运行
为了支持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比如2021年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引发{2021}259号)》,其中对条码支付纳入了监管范围,对个人收款条码的使用规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次2021年3月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规定支付机构间开展合规合作产生的备付金划转应当通过符合规定的清算机构办理等。
北京研精毕智预测随着移动支付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会加快从PC端向移动端的转移速度,从而刺激中国第三方支付的市场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4210万亿元。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