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进有色金属产业链全景梳理
铝、铜
中国铝产业起步较晚,在产品研发、再生资源利用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在高端高性能铝材料上受制于人。海关总署数据表明,国内高端铝合金产品90%仍依赖进口。我国铝加工行业龙头集聚现象明显,这些企业拥有技术和资金的双重优势,市场占有率大,如中国铝业拥有充足稳定的铝土矿资源,氧化铝全球产能第一、原铝产能全球第二
钛
钛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导热系数低、耐高低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被誉为“万能金属”“太空金属”,钛产品是支撑尖端科学进步的重要原材料,在航空航天、海洋、核电、石油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2016-2020年,我国钛材产量由49483吨增加到97029吨,CAGR达到18.23%,占全球钛加工量的50%以上。
镁
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轻质材料,镁合金是目前质量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伴随汽车、3C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镁合金应用的不断拓展,其整体消费量明显增长。我国镁资源储量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原镁产地,也是全球原镁消费第一大国。
稀有金属
稀有金属方面,中国钨供应占全球的80%以上,主要出口中间品或半成品。中国钨产品主要应用于硬质合金、特钢、钨材及钨化工等领域。国外高端钨粉末和高端钨应用产品利润率很高,目前已部分实现进口替代。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钼矿产区,钼铁是国内钼市场的主要消费形式。我国在钽、锆上的储量均很低,依赖进口。电容器是钽最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钽铌还可用作金属添加剂用于高强合金钢的生产。我国盛产氧氯化锆,但在深加工产品如复合氧化锆和金属锆(核级锆)上技术水平偏低,依赖进口。
贵金属
贵金属方面,铂系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主流催化剂,但是我国铂资源紧缺,超90%铂产品依赖进口。
稀有金属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稀土工业体系的国家,稀土永磁、稀土储氢材料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以上。其中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应用潜力巨大,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领域的重要支撑材料。
行业发展现状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增幅保持在10%以上
根据北京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数据统计,2023年1—8月份,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增幅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3.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山采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8%,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民间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其中,民间矿山采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民间冶炼压延加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
2.价格以上行为主
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铜铝等主要有色金属价格普遍上行。9月份,国内方面,4种基本金属(除精锌之外)三月期货平均价格普遍呈现回升的局面。具体情况是:精铜68398.5元/吨,同比、环比分别上升13.1%和3.4%;原铝18945.3元/吨,同比、环比分别上升3.8%和0.4%;精铅16692.8元/吨,同比、环比分别上升11.8%和3.9%;精锌21818.8元/吨,同比回落11.1%、环比上升5.5%。
国际市场与国内情况基本相似,4种基本金属价格出现分化,精铜和精铅同比上升明显;原铝和精锌同比出现回落。具体而言,精铜8312.5美元/吨,同比上升8.6%、环比回落0.9%;原铝2219.8美元/吨,同比回落1.0%、环比上升1.8%;精铅2215.0美元/吨,同、环比分别上升14.1%、3.1%;精锌2512.3美元/吨,同比回落19.1%、环比上升4.5%。但由于下游市场不及预期,国内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