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芯片是光模块产业的核心,可以实现光转电、点转光和合分波等基础光通信功能,从行业整体上来看,位于光通信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在全球光电子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政策以支持光芯片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以期加快光电子芯片行业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1、行业政策
2021年1月工信部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到重点发展高速光通信芯片、高速高精度光探测器、高速直调和外调制激光器、高速调制器芯片、高功率激光器、光传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高速驱动器和跨阻抗放大器芯片。
同年11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2、市场规模
近几年国内光芯片市场增速明显,根据北京研精毕智的市场分析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2%,2021年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至192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16.4%,预计2025年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美元。
3、光电子器件市场产量
由于光芯片是实现光电信号转换的基础元器件之一,是整个光模块产业的核心,2017-2020年,我国光电子器件市场产量先增长后下降,由2017年的11700亿只增长至2018年的17000亿只左右,同比增长45.3%,2019年市场产量大幅度下降,降至10900亿只左右,同比降低35.9%,到2020年国内光电子器件市场产量继续下降,达到9700亿只左右,同比降低11%。
4、细分市场
从我国光芯片行业细分市场方面来看,SiPM市场规模占比较高,据北京研精毕智最新调研,2020年中国SiPM市场规模约为45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占全国市场的27.3%,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上升至62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37.8%,占比32.3%。
5、产品类型
按照现有的分类依据进行划分,我国光芯片产品可以分为DFB芯片、VCSEL芯片和EML芯片三种类别,2021年三者的市场占比分别达到42.1%、29.2%和18.6%。
6、国产化率
在全球光芯片市场中,我国光芯片产业起步阶段晚,目前仅在少数领域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根据调研统计,截止到2021年末,国内企业在低于10Gps光芯片领域的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相比之下10Gps和25Gps及以上领域的国产化率略低,分别达到62%和5%左右,随着国家不断出台相关行业支持政策和产业规划,未来将迅速增加对光芯片行业技术研发的投入规模,从而提高光芯片国产化率。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北京研精毕智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