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机器人生产应用日益成熟,技术进步,正面影响逐渐显现,机器人泛应用化扩大了生产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本文由对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工业机器人行业概述
1、行业定义
工业机器人是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机器人的总称,是一种通过编程或示教实现自动运行,具有多关节或多自由度,能对环境和工作对象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并能够代替人工完成各类繁重、乏味或有害环境下体力劳动的自动化机器。
2、产业链
工业机器人产业上游为控制器或减速器、伺服系统、减速器、传感器、末端执行等核心零部件生产;中游为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及基于终端行业特定需求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下游应用主要包括汽车、3C电子、家电制造等对自动化、智能化需求高的终端行业。
3、分类
工业机器人按照程序输入方式、运动坐标形式、驱动方式、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分类。按照运动坐标形式可分为关节式、圆柱式、直角坐标式、并联式、SCARA。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装配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打磨喷涂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切割加工机器人等。按照驱动方式分为液压式、气压式、电动式。
二、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
1、市场规模
从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看,2019年前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降,市场规模约55亿美元。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逐渐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约80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30亿美元。
2、市场结构
从工业机器人市场结构看,多关节机器人市场份额最大,约为29900百万美元;其次是直角坐标机器人、SCARA、圆柱坐标机器人,市场份额分别约为7250百万美元、6550百万美元和2650百万美元。
3、机器人密度
根据的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最高,约达每万人930台;新加坡、日本、德国等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也较为成熟,其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分别为605台/万人、390台/万人和370台/万人。
4、安装量
2018年以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为上升趋势,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约45万台;预计在2023年安装量将达到65万台。
5、销售情况
工业机器人的消费市场主要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地区。其中,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为全球前五大市场。根据北京研精毕智团队的统计,中国的销售额占比约44%,其次为日本、美国、韩国、德国,销售额占比分别为13%、8%、5.6%和4.5%。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隶属于(北京研精毕智英文简称“XYZResearch”),是国内领先的行业研究及企业研究服务供应商。通过有效分析复杂数据和各类渠道信息,助力客户深入了解所关注的细分市场,包括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市场进入策略、用户结构等,包括深度研究目标企业组织架构,市场策略、销售结构、战略规划等,帮助企业做出更有价值的商业决策。